农大主页
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台团队 > 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 正文

畜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添加时间:2023-08-15 编辑:马靖靖 浏览次数:0

 一、平台简介

 畜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在食品科学、加工、贮藏、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及实践经验。研究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等所需的核心技术,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奶制品加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立了7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和9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承担和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内蒙古畜产品加工研究会”挂靠于该学科。

 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0人组成,其中有8名教授、6名讲师、3名企业法人、3名助教实验员等组成。团队成员中五位成员教授是学科带头人,拥有各自的研究室和带领研究团队,是学校重点扶持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已成为我区的一流实验室,是食品、畜牧及畜产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成员的结构合理,研究力量雄厚,研究基础好。

 畜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是现有的“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室”(农业农村部)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畜产化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的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中心团队在肉类科学、肉食品/副产物的加工、肉食品/副产物质量与安全控制、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副产物产品贮藏技术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现有实验室面积供约3100平方米,有畜产化学研究室、食品保鲜与贮藏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民族特色食品开发研究室等四个功能研究室。其中畜产化学研究室和民族特色食品研究室目前使用面积约1350平方米,由2个实验平台、10个研究实验室构成。主要开展家畜骨骼肌组织发达机理、副产物的开发与利用、民族特色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食品保鲜与贮藏研究室研究方向涉及畜产品加工与安全、食品智能包装与安全控制、农畜产品加工与保鲜工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防治与噬菌体基因工程、食源性微生物防控、农畜产品加工中的物性及品质调控等方面。

 二、研究方向

(一)主要研究内容

 1.脂肪组织基础与应用研究

 首先探索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饲养条件下(自然放牧、舍饲圈养)的家畜副产物进行对比,通过生物学方法解释复杂多样的副产物结构、独特化学性质和代谢调控差异,探索副产物中靶向功能基因、品质特性,获取良好的基础数据。同时掌握脂肪的形成、再生的机制,了解不同类型脂肪的品质、特性、功能,挖掘它的功能基因,为开发出新型功能性食品方面提供理论数据。应用方面主要是化妆品、日用品、功能性食品以及其他食用性油等。

 2.副产物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

 首先选取不同饲养方式(舍饲和自然放牧)条件的肉羊中采取可食性副产物(血液、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肠类等),研究重金属残留(铅、砷、汞、铬、镉等)的含量;检测主要畜禽常见疫病对肉羊副产物的影响程度,及食用安全性的评估。

 3.副产物食品的风味(臭味)与贮藏技术

 因畜禽副产物的局部性等问题,阻碍开发利用的因素中,解决可食性副产物方面消除臭味和固定感官颜色的问题;非可食性副产物方面保持新鲜度较难的问题是最大的难点。从产业化角度来考虑,采取各种方法手段,研究解决畜禽副产物的消除臭味、固定颜色与贮藏保鲜等技术。要完善副产物的保藏方式和风味改善的各项技术规程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与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性能。

 4.副产物的产业化

 通过本项目,主要利用现阶段废弃的副产物(例如废弃的羊血、脂肪、羊尾油脂、骨骼、皮等),研究这些副产物的品质特性、生产特性及最终产品的特性,确定它们在食品、化妆品、日用品、动物饲料、农业肥料、脏器制剂、生化制品等工业生产适宜的原料。同时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来制定生产的原料标准、产品标准及相应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开发新产品。同时以本地区优势产业为依托,把纯天然畜禽副产物资源在工业化生产中进行深入的研究,突出内蒙古的地方特色。

 5.传统副产物食品的工艺改进与产业化,以及新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因地区、习俗和宗教等的差异,畜禽副产物传统民族食品的种类较多,但还未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生产,甚至部分可食性副产物还未被重视或开发利用,例如羊血、羊肥等造成了大量的库存堆积和浪费,资源流失,甚至环境污染。因此对其进行加工工艺改进,促进产业化生产,同时研究出新的新型功能性副产物食品。

(二)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

 工程中心将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依托内蒙古特色畜产资源,突出肉/副产物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精深加工及贮藏研究、开发新产品和产业化研究。改变内蒙古自治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食品产业的现状,通过加工/贮藏/安全技术提升,帮助自治区农牧业发展克服地理位置限制销售半径的困难。通过多学科多领域联合,多技术集成,加大特色副产物食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升科技在畜产品贮藏和深加工领域的贡献率。工程中心最根本任务是,结合内蒙古众多食品企业的发展需求,搭建科研成果和企业转化的对接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真正做到科技兴农,科技强区的工程中心的责任。将来要技术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为培育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做准备。

 1.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

 工程中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为核心,采取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的方针,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形成高水平的创新与产业化团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和工艺,缩短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的周期,推动自治区特色畜产品加工、贮藏、质量控制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高附加值绿色深加工食品的开发和保质技术发展。

 加强工程中心建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工程中心要求健全和完善体制与机制,完善研究开发的手段与条件,形成更加有利于中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不断充实和调整,使工程中心在既定的运行模式下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把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工程中心真正建设成具有开发能力的,能够为自治区畜产行业提供技术发展决策依据的中心、产学研合作的中心,培训人才、吸引凝聚人才的中心和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中心。

 2.工程研究中心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

 工程中心的宗旨是以自治区和行业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陆续完成基础建设的同时,全面启动工程中心的运营管理,在“研究—生产—市场”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及时地改正和提高,探索出适合科技转化和技术产业化,同时能反馈推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生产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工程中心的自我生存和发展。

 三、研究带头人及研究团队

 团队共有4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主要科研人员20人,其中由8名教授、6名讲师、3名企业法人、3名助教实验员等组成。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中心在肉品科学、肉食品的加工、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脂肪组织的基础性研究:

 自然放牧的不同生长阶段(6、18、30月龄)苏尼特羊上采取肥尾脂肪组织、肾周围脂肪和骨骼肌沉积脂肪组织,对其进行脂肪类型、脂质组成、能量代谢、脂肪酸代谢及相关调控基因方面的分析。探究它的生长过程中白色脂肪、褐色脂肪及米黄色脂肪的生成机制,了解其功能特性。通过三种脂肪变化及功能的解析,为后续功能性物质的挖掘、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通过脂肪全转录组表达解析,筛选出影响脂肪代谢的关键基因,为调控解析奠定理论基础。在产品方面开发了化妆品(护肤品)、口红(米拉丫)、日用品(皂类)、食用油等。


  口红   不饱和脂肪酸油

 2.废弃羊血液利用方面:

 血粉的制备、加工与品质评定:比较分析喷雾干燥法、膨化、发酵、酶解等不同处理方式下羊血粉的物理品质及营养成分,开展不同处理羊血粉与进口鱼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及多肽)含量与组成的比较,测定不同处理羊血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并评估不同处理羊血粉的微生物品质安全特性,研究不同处理羊血粉替代进口鱼粉对在猪、禽及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羊血蛋白来源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及开发利用:采用盐析法结合超滤技术从羊血中提取IgG等免疫球蛋白,并分析其纯度和活性;研究配制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羔羊人工初乳以及羔羊代乳料,并开展羔羊人工初乳以及羔羊代乳料对初生羔羊成活率、免疫能力、生长性能等的影响。产品方面,研制了几种羊血肽。

羊血肽

 3.骨骼利用方面:

 骨粉发酵及发酵咀嚼片的研制: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羊骨粉的脱脂、脱腥,及骨粉营养品质评定,钙转化率的变化。选用发酵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产香能力强的葡萄球菌等)对骨粉进行发酵、改善骨粉的风味及适口性;研究发酵羊骨粉的压片工艺,发酵羊骨粉咀嚼片颗粒的流动性、含水量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研发出符合国家保健食品标准的发酵羊骨粉咀嚼片。

 羊骨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肽的分离、纯化:采用酶解法从羊软骨中提取胶原蛋白(Ⅱ型),并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羟基自由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范围。在应用方面,骨胶原蛋白水解物中胶原蛋白肽在肉食品中抗氧化作用研究;对冻藏过程中羊肉糜蛋白质结构特性的影响;在重组羊肉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同时通过羊肉中微量元素的筛查测定,确定内蒙古西部地区富硒羊肉(羊骨)生产区域,得到硒含量更高的富硒羊肉及羊肉副产品,利用富硒羊骨粉为原料研发出富硒骨粉片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骨粉产品。

羊骨粉

 4.副产品新产品的开发:

 羊副产品的开发:对肉羊副产品营养成分分析,解析肉羊副产品的营养特性,为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课题团队研发出烤羊肝、五香酱(卤)羊肝、羊肝酱等新型食品。

 五、平台负责人

 负责人:格日勒图 教授; 联系人:吴金迪 博士;

 联系方式:0471-4300580; 邮箱:wujindi2020@imau.edu.cn


上一条:高效节水技术装备与水土环境效应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下一条:玉米秸秆原位还田微生物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关闭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