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3点,在腾讯会议直播室外语学院开展了迎校庆第四场学术系列报告。本次报告荣幸地邀请到资深翻译家、银铃学者、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等杂志编委、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和平教授。在云端会议,刘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专业教育的守正创新”的报告,并根据提前汇总的问题为我院发展答疑解惑。我院院长、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一线教师认真倾听并谦虚请教。
![](/__local/4/77/50/C177A3F3E22353832A56CE30E6E_03A6FDF6_742D5.jpg)
![](/__local/F/FC/05/CABE7F28F3E23223B0D080D42BF_6BED9511_16D13.jpg)
讲座定位在疫情后期、AI迅猛发展、国家对外翻译战略调整以及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阐述了翻译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回答了MTI培养如何守正创新的问题;并就办出特色、优化专业、提升质量、科技助力、创新模式以及服务学校、服务地区、服务国家等问题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议,引发思考。
![](/__local/D/12/C2/5D2891D71A741D4E20EE29483A5_1920B62A_10B4A.jpg)
![](/__local/8/5E/7A/29783E1B1B2A619389D588EE3DF_47975215_22512.jpg)
刘翠兰院长主持本场讲座,并做了总结。为了适应融和型人才培养,实现翻译教育向语言服务转型,需要线上线下结合常态化,需要教师队伍的转型与调整,需要教学与实习实训、创新研究的协同,需要谋求特色发展之路。
![](/__local/D/95/BA/EE04FDBE31F7039061428097A92_462DC023_F580.jpg)
![](/__local/3/9C/F7/58709135CFE855B28FDA119B608_DF3AD72D_105EA.jpg)